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1章 臣王雱谨对 (第2/6页)
时候应对欧阳修。老欧阳对小清新苏轼的偏爱是不遗余力的。 在知道了欧阳修的心思之后,又结合后世各种讼棍思维,大雱要应答这题就简单了,简直是胸有玄机,下笔如神的态势,看得欧阳修一愣一愣的。 明知道这小子不是这个风格,他就是个不懂法的昏官,然而偏偏还不能说他答错了。 “不对……”看着王雱答题的现在,欧阳修又觉得他不是不懂法,不懂法的人写不出这些比较深刻的理论来,他小子是喜欢“知法犯法”,和那个包拯没什么不同。 汗,到现在为止欧阳修都认为包拯是个违法乱纪的小人,但是讲律法理论谁都讲不过他。 只用了三分之一时间王雱就完成了。 欧阳修拿起来通篇看了后,到也四平八稳,除了工整不犯错外,甚至还在有些灵气?于是捻着胡须频频点头。 随即,欧阳修好奇的问道:“奇了怪,最早前你有篇时论发表,那篇文章老夫也看过。你丧心病狂的表达过律法不是为了公正,而是阶级思维的折射和需求。现在怎么口径不一样了?” 王雱摇头晃脑的道:“明公明鉴,人是会变的。每个时期都会不同,这是因为人在不断学习,然后根据新的认知进行老的纠错。您说的文章的确是我写的,但那只是我年少轻狂时的想法,那时,我甚至是个孩子不是吗?” 欧阳修翻了翻白眼,又指着试卷道:“那么这篇是你大考时的作答,往后你会对此持之以恒吗?” 王雱笑而不语。 欧阳修道:“身为考生,为何不答考官之疑问?” 王雱道:“明公明见,我已经说过人是会变的,就像您现在回看您年轻时,兴许您会觉得尴尬脸红。我也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