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守界人_第一百九十九章蛊生和蛊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蛊生和蛊女 (第2/5页)

阿茂生前的要求,找到了寨子里最大的那颗树。

    在大树的两枝树权上并排搭上小树条,上面再铺上树枝,建成一个刚好可以躺人的平台。然后用上好的白色纺布将阿茂裹的严严实实,置放在平台上。

    其实树葬是彝族以及藏族流传下来的葬俗。即使现在也是藏族的重要丧葬习俗。

    云南彝区流传着一则关于“树葬”的传说:“在汉代,诸葛亮在世的那个年代,彝族先祖孟获大将军的妾死了。孟获让属下用帛缎裹尸,葬之在青松树丫上。人们围在树下唱跳舞,悼念这位美丽的妾”。

    当地人们还传说,树葬之后,骨头从树上掉下来,不好处理。于是用桶把裹着帛缎的骨头装起来,或放之于树洞,有说放之于灵房,称为“鬼桶”。

    树葬的类型分为四种。是从形式和木架结构做出来的区分。

    第一种,悬尸于树:这种葬法在中国历史文献和民族学材料中都不乏其例,具体做法是先用破布或棕皮包裹尸体,放入竹筐;将竹筐挂在山冲的树林中,让尸体自然腐烂。

    第二种,缚尸于树:此葬法是用藤条或绳索将死者直接捆缚于树上。这种葬法留下的资料不多。

    第三种,也是最常用的一种。置尸于台:即在大树的两枝树权上并排搭上小树条,上面再铺上树枝,建成一个小小的平台,然后将死者置放在平台上。

    第四种,针对于夭折的婴孩。葬于树洞:在大树上挖洞,把婴儿的尸体放进洞里。

    苗族流传至今的葬俗,属文山苗上马比较特殊。文山苗族的老人过世后,停尸的方式除了入棺,便是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