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守界人_第二百七十章黄河大铁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章黄河大铁牛 (第3/4页)

改道,蒲津渡被彻底废弃,大铁牛亦被泥沙埋没。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三门峡库区蓄洪,河床淤积,再加上河水西移等原因,大铁牛被埋没得更深,已经位于黄河水面下2米有余的河滩里。

    1988年,永济县博物馆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查访勘探,终于在次年出土了黄河大铁牛。

    而这四尊铁牛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重量最重、历史最久、工艺水平最高的珍贵文物,在国内外都极其罕见。

    “锅锅,大铁牛有多重啊?能被称作历史最重?”

    “最轻的铁牛45吨,最重的铁牛72吨!”

    我想到报纸上的内容,轻易的回答初九,余光隐约看到初九眼中流出出一丝坏笑。

    我没有理会初九,继续跟他卖弄着报纸上看到的内容。关于大铁牛出土后的保护问题。

    报纸上文物局考古研究专家说道,铁质文物的保护,至今仍是一道世界性难题。

    而且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考古队也遭遇了很多的难题。

    比如“提升工具问题”、“给铁牛做底架问题”、“防锈除锈问题”、“让大铁牛在不受损的情况下安全着陆问题。”

    经过重重讨论,山西省文物局最终选择了“就地提升”的保护方案。

    考古队将铁牛、铁人、铁柱等从原地提升12.2米,然后在地表上恢复原貌,露天陈列。

    至于其他遗迹,如唐朝或明朝修建的部分石堤、台阶等,将在地面进行复原,而原址将被回填埋没。

    大铁牛如今露天陈列,便是专家们认为最好的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