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5章 衣锦还乡 (第1/7页)
圣上居然一次性就要募兵27万人! 当真大手笔,可是这得花多少银子? 朱慈烺也是不无担心的说:“父皇,募兵27万会不会太多?按一个募兵支月饷2两来计算,27万募兵那便是54万两哪。” “一个月54万两,一年那便是648万两。” 说此一顿,朱慈烺又道:“这只是算的坐饷,遇到大战持续经年需发放战饷,一年更是要花掉两千万,这也太多了。” 只一年就要花掉两千万两饷银。 大明朝就是有金山银山也是扛不住哪。 总不能回回都拿北方的官田来充抵饷银吧? “其实也用不了那么多。”崇祯却摆摆手说,“以前的关宁军是让朝廷惯坏了,今后不能再按这个标准。” “关宁军确实是让朝廷惯坏了。” 听到这话,黄得功、左梦庚还有金声桓等深以为然。 甚至于就连郑芝龙、郑鸿逵等对于此也是有所耳闻。 万历以来,关宁军闹饷也不是一回两回,换成别的边镇,早不知道被镇压多少回,可是关宁军却愣是没什么事。 崇祯又道:“但其实,真正被朝廷惯坏了的只有祖大寿、吴三桂等关宁军的武将以及他们的亲信家丁,关宁军的普通士卒其实拿不到那么多的饷银。” 听到这话,除了黄得功之外,其余的边镇武将都是低下头。 因为克扣军饷只是常规cao作,有几个边镇武将不克扣饷银的? 崇祯说道:“朝廷给关宁军额定的标准是月饷1两再加1石米,但是发到普通士卒手里却只剩下两钱银子不到加三斗米。” “辽西地窄民稠,物价腾贵。” “所以光靠这点饷银,辽镇士卒根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