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_第335章 衣锦还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5章 衣锦还乡 (第2/7页)

养活不了家人。”

    说此一顿,崇祯又切齿说道:“可恨祖宽、祖大乐等辽镇武将,不想着将克扣的饷银和禄米发放下去,反而纵容辽镇的士卒于路抢劫,以致边军纪律崩坏,这才有了贼过如梳、兵过如剃的说法,边军所过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

    黄得功、郑芝龙兄弟闻言不禁又是一声长叹。

    金声桓、马化豹、王遵坦等武将则是更加羞愧。

    因为当年他们也是这么干的,甚至比关宁军更狠。

    崇祯又接着说道:“但是好在,今后不会再有这种事。”

    “现在各镇军饷皆由钦差发放,而不必经由武将之手,今后甚至要给每个将士在大明皇家银号开设一个户头,然后直接将饷银发放到他们的户头,这样就连钦差都不用再过手,也就彻底杜绝了贪墨克扣军饷的途径。”

    “所以,养一个兵根本不用像之前那么多银子。”

    “今后凡是募兵,饷银标准就按万历朝的浙兵,月给饷1两5钱。”

    “而且不会再有行饷以及战饷,就这一个标准,但是杀死了建奴、降军或建奴包衣,赏银标准还跟之前一样,真奴五十两,其余皆为十两。”

    顿了顿,又说道:“所以既便27万募兵,月给饷也不过40万5千,朕还是给得起,至于说赏银么,只要将士能在战场上斩杀建奴,朕就是砸锅卖铁也定要把赏金兑付给他们,而且绝对不会短少一厘。”

    饷银在军费开支当中的占比是一定要降下来的。

    像之前徐州那样,饷银开支占到军费开支大半,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军费开支的大宗,只能是也必须得是武器装备,最多跟饷银五五开。

    崇祯自己设定的军费支出总额是每年一千万两,那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