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5章 衣锦还乡 (第3/7页)
27万募兵的饷银开支大约占到了军费开支的五成左右,这就没问题。 这样就剩下五成左右的军费用来购买武器装备。 每年五百万两左右的装备支出,足可以武装起一支27万人的大军。 崇祯也不是没有想过投入更多,一下子招募更多募兵,比如50万。 要说银子,内务府的存银很充足,除了皇家银号账上的四千多万,很快又要以开封府的一千两百万亩耕地作抵发债六千万两。 所以就算是军费翻倍到两千万两,也能撑几年。 但是崇祯觉得,还是要精打细算,要留有余地。 毕竟大明朝的债券市场还没成熟,后面几年未必能借到钱。 这样的话前面几年银子花得太勐,然后到后面没钱了,那就完犊子了。 不是有句话说的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每年大笔开支习惯了,再想回到之前的苦日子那就很难适应了。 何况内务府现在也要大笔用银子。 别的不说,徐州镇台的15万镇兵、归德镇台的20万镇兵以及迁移到开封府的100多万移民的安置及养活就需要一大笔的银子。 因为一场徐州大战把农时都耽搁掉。 建奴退兵之后,镇兵和移民就只能补种冬小麦。 所以在明年夏季冬小麦成熟之前,就得朝廷拿粮养活。 险此之外,给这些镇兵以及百姓提供种子农具及耕牛,都需要银子。 当然,种子农具还有耕牛不白给,等明年夏天镇兵和移民打下粮食,就要开始偿还种子农具和耕牛钱,顶多可以分多年还清。 总而言之,花钱还是要量入为出。 眼下内务府的盈利能力还是太弱,所以必须得省着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