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科举出仕(士) 第124节 (第3/9页)
—黎池邀功? 赵俭之所以盘点‘因地制宜‘之策的成效,当然不止是为黎池邀功,他有着自己的目的。 “在‘因地制宜‘之前,儿臣知大燕地大物博,却不知物产竟博大至此!如今各地奇特物产,尽聚京城,颇有几分大唐盛世之风。” 赵俭吹过一番了,这才说出他的真正目的:“然而,终究只是有‘几分‘而已,并不及大唐盛世之风……” 贞文帝不是一个很自大的人,别说这话是赵俭说出来的,即使是一般朝臣说出来,他也不会发怒。 赵俭接着说到:“如今大燕朝野上下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这已然就是盛世的征兆。而为何却没有大唐那样百邦来朝的盛世之风呢?只因大唐大开商路,使得各国来使大唐之路通畅无阻!而反观我大燕,西域商路堵塞,南边海关紧锁,西边来使入关无路,南边来使登岸不能。” “因此,儿臣奏请!重开西域商路,增开海上商路,并设西域商贸司、南海商贸司,以畅通和维护各国来使之路!” 赵俭话一说完,朝堂上就响起窃窃私语声! “和周,你如何看?”坐在宝座上的贞文帝没说什么,先点名问了黎池。 不管是基于本心,还是基于立场,黎池都是要赞同赵俭的提议的。“回禀陛下,臣以为俭王殿下所提建议甚好。不仅是因为所谓的盛世之风,也是为了实在的好处。 臣爱看杂书,当初从书中得知蚕豆、豌豆、扁豆、胡瓜和紫瓜等,都是从西域传入中原时,真是惊讶不已。臣当时心想,中原物产确实丰饶,却也有不少西域外国传进来的东西,想来或许中原之外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