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出仕(士)_科举出仕(士) 第12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科举出仕(士) 第124节 (第5/9页)

,朝堂上的官员,不止黎池是这样认为的。赵俭重提开海陆商路之事时,朝堂上一半朝臣明确地严词反对,另一半缄默不言。

    虽反对的朝臣说词很多,不过总结下来的话,大致也就是三种:

    “沿海海寇猖獗,西域马贼成患,一旦大开商路,不就是任其进出劫掠?”

    “大燕乃中原上国,地大物博,无所不有,番邦之物不足挂齿!肖想番邦之物……有辱斯文!”想到黎池,那位大臣到底是没将‘小人行径‘说出口。

    “盛世之风,固然令人倾慕,却也不必强求。更不能因为追逐那些虚无的盛世风景,而毁了大燕根基。”这个反对角度,倒是很清奇。不追求盛世风景,倡导踏实无为地守着大燕江山。

    不去细论支持这三种反对说词的朝臣,哪种更多,哪种相对较少,总归都是持反对态度。

    因一半朝臣严词反对,一半朝臣缄默不语,就只剩下赵俭和黎池两人,去辩驳反对的朝臣了。

    黎池:“如今的大燕,在西域和南部沿海,可是筑起了铜墙铁壁?能否将海寇和马贼拦在大燕之外,不让其踏上大燕国土寸步?从屡屡传来的海寇肆掠之事来看,显然并不能。所以很明显,海寇和马贼,并不会因为不开商路,就不劫掠大燕百姓。想来也不会因为开了商路,就能够在大燕肆意来去。

    何况堵不如疏的道理,想必各位大人都懂。若是开了商路,以前对大燕诸多奇物爱而不得的海寇和马贼,就能拿银钱货物来交换了。若是贼性难改,我大燕的兵将,也不是泥塑的!”

    赵俭:“这位大人,请问何来‘肖想番邦之物‘之说?中原大地的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