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科举出仕(士) 第124节 (第6/9页)
朝历代,传向外邦四海的事物少了吗?并不少,反而多不胜数。所以怎能说是‘肖想‘?这只是互通有无。 中原确实地大物博、物产丰饶,但却不是无所不有。不然蚕豆、豌豆、扁豆和胡瓜与紫瓜等,又是怎么一回事?诸位大人,我们不仅做人要谦虚,立国也不可自大。 不过诸位大人衣食富足,想来不稀罕像蚕豆、豌豆和扁豆这些东西饱肚。可这天下百姓,却是非常稀罕的。” 赵俭想到上辈子,黎池‘贬‘到两广做官时,引进的玉米、土豆和红薯,那可是饱了天下之人的饥腹啊! 能让天下百姓不再饿肚子,他赵俭甚至愿意去从番邦之人手里强抢,即使担上‘强盗‘罪名也在所不惜。何况只是‘肖想‘这个不痛不痒的污名呢? “裘大人,听您所言,与在下所想,倒是不谋而合!在下亦觉得,务实些更好,实实在在在的东西才是真。像是从西域传入的蚕豆和豌豆这些,咬在嘴里嘎嘣脆,那是听得见声响、咬着感觉实在,咽下去之后还有饱腹感的实在东西。” 没错,反对角度清奇的这位朝臣,就是国子监祭酒裘严正,俭王妃的父亲,赵俭的岳父。 裘严正,人如其名,是一个严肃正直的人。即使提出开商路的人是他的王爷女婿,他也照样反对。 虽说在朝堂之上就只有君与臣、臣与臣这两种关系,不讲亲戚关系,不过赵俭也还是不好驳斥他的岳父。尤其是赵俭对俭王妃很满意,王妃又还为他生了一个聪明健康的嫡子。 于是就只能由黎池来了。不过黎池也没有驳斥前一位大臣时,那样的咄咄逼人,只是偷换概念,模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