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剧型概念的差异 (第3/5页)
真是那么回事。 戏剧的本身就是演绎出来的,完全照搬历史的说辞未免会有过度解读的嫌疑,而且从来就没有过正史要从戏剧里寻找正本清源理由或根据的学术性问题。 这样看来,李导的那位朋友,就不可避免地有点儿吹毛求疵的意思了,况且他提出来的问题也是通过书本得来的,就怎么一定知道历史学家所说的皇宫内部斗争才是最真实的解读? 一个小小的人设问题出现在商业性的戏剧作品里而已,做为出品方是严格按照正史来演绎更重要,还是剧情的跌宕起伏更有市场?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胡言乱语嘛。 所以意识到了这一点的刘清山,说出来的话就很不客气了,也不怕因此得罪了面前的夫妇二人。 他甚至还有更加激烈的辩驳后续:“历史叙事跟稗史故事是两回事,帝王谋臣之间的权谋之争或者后宫嫔妃的爱恨纠葛,出现在文学作品里也绝不是历史题材剧类型的兴衰更替与表现内容的畸变性质,稗史化、私语化的宫斗剧少了史实制约,只不过是体现出一定的该类型精神格局的狭小罢了,但重情节、快节奏,永远是突出戏剧张力的根本,不能等同于精神内涵与文化理念的创新,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在这方面鸡蛋里挑骨头。” 见他越说越激动,金溪善赶紧帮他解释:“山子的情绪可能有点过于偏激了,但我认为其中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何况那人指出来的问题并不属于历史原则性问题,山子的剧本也没把清朝的事情安置在明朝身上,剧情里某个人设的设定并不重要吧?” 李绍红的性格决定她的今日成就,那就是敢于面对不同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于是她是在笑着回应的:“我并没有反驳刘先生的看法呀,相反对他的这些观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