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小领主_第九十一章 一对翁婿,两个乌龟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一对翁婿,两个乌龟流 (第5/9页)

单氏也打算请王氏典藏官员老聃过来讲授王室学问,另外,我已经联络好了秦国,明年他们也将派学者来赵城学宫交流。魏氏现在派人进去学习,不仅能学到赵氏的技术,还能学到更多,学到整个天下的知识。”

    魏绛点头:“那就拜托了!”

    在魏绛跟赵武讨价还价当中,韩起一直没有插嘴,因为韩氏跟赵氏亲密的恨不得“共*产”,魏氏的担忧对于韩氏来说完全不存在。耐心的等着赵武与魏绛做好了交易,韩起这才催促:“大军动身吧,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军稍作停留,一路南下,在国都里汇合了出战的上军后,新军又从国家武库里领取了部分军械、军旗、军鼓,再从军官学校里领取了足够的士官生,新军归并到出战序列,再度南行。

    晋国的政治格局现在几乎固定,如无意外,对外征战由荀罂负责,韩厥留驻国内,主持国内政务。毕竟韩厥七十多岁了,已经不适合频频出战了。

    荀罂是自己人,赵武的岳父,所以荀罂没有呆在自家的队伍里,而是跟着新军前行。他望着新军的队列,非常满意:“过去人常说,魏氏的甲士很厉害,各个粗壮高大,铠甲坚固,武器锋利,如今,两只甲士队伍放在一起比比,显然,魏氏让你比下去了……怎么,赵氏一贯以战马数量多著称,你这次怎么只带了一千多匹战马,刚刚够拉动战车的。”

    赵武憨憨的笑着:“这次岳父领军,那我就不客气了。战马这个东西实在消耗过多,我测算了一下,一匹战马每天吃的草料,至少需要一名士兵专门负责,此外,为战马准备鞍具,洗刷战马等等,也至少需要两到三名士兵,核算下来, 一名骑兵至少需要三匹备马,需要十人左右伺候,咱这是武装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