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一对翁婿,两个乌龟流 (第6/9页)
行,是去恐吓楚国,没必要做的那么投入吧。所以我只准备了一百辆战车,一千五百匹战马,如果需要战车露面,那我就上战车,否则,我就拿出五百骑兵,再多,我也负担不起了。” 荀罂答:“楚国人气势汹汹,至今未撤离陈国。陈国的国君去世后,我听说楚国不愿趁着对方国丧继续攻打,向陈国提出停战请求,但陈国却拒绝了,鲁国的贤人臧武仲听到后表示:“陈国要亡国了,敌国尊重他们,他们却表现出自己不值得尊重,这样的国家怎么会不灭亡呢?” 赵武是现代人,他看人看物没有春秋人那么样坦荡,他评价说:“楚国出现了明智的人啊,确定楚国这一主张的人,今后必将是晋国的灾难。” 荀罂附和:“楚国有贤人啊,做事如此坦荡,堂堂正正的让人生不出抗拒心理,怎么会不成为我们的大敌。” 赵武心理阴暗的分析:“从出国停战的要求看,楚国可能支持不下去了,他们军队非常疲惫,刚好有陈国国丧的消息,他们便趁机提出了停战请求——能把自己的困境掩饰住,还能顺便表现出自己的正义,这就是所谓‘贤人’的智慧吗? 要知道楚人是向来不讲究礼法的,他们敢问周王室鼎的轻重,对我晋国派去的外交史者,他们非常不遵守礼节的演奏音乐,我不相信他们遇到了陈国国丧,突然间懂得了周礼。” 荀罂感兴趣的问:“那么陈国又为什么拒绝他们的停战要求?” “陈国人看穿了这一点,他们受楚国欺压很久了,他们知道楚国的狡猾,相信晋国的信誉,知道我们一定会出兵救援,所以他们不肯屈服,他们怀着对出人的憎恨,不肯让楚人占了便宜还卖乖,所以他们拒绝停战。” 荀罂听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