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4节 (第5/7页)
,没想到这个做了多年书院院长的老学究,竟然有这样开明的思想,难怪能当京师大学堂的中文总教习。 他可比岳麓书院那位顽固守旧的山长王先谦好多了。 于是李谕继续同刘春霖聊起来:“我记得吴院长曾经在花甲之年远赴日本考察过教育。” 刘春霖说:“没错,这趟旅途对院长影响颇大,他去的地方不多,但第一站就去了马关。遥想当年李中堂在这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还中了一枪,身心俱损,令院长感慨不已,写下了‘伤心之地’四个大字。” 吴汝纶和李鸿章有不少交集,因为他两个都是曾国藩的门生。 曾国藩的门生里,最出名的肯定是李鸿章。不过李鸿章并不是“曾门四弟子”。 在四弟子中,曾国藩最期盼会有成绩的,是张裕钊和吴汝纶。 看得出,京师大学堂复办时选择的这些人,都极为匹配:张百熙、严复、林纾、辜鸿铭、吴汝纶,以及美国人丁韪良,都是有本事、有能力又真心想办新式教育的。 李谕说:“吴院长爱国之心,可敬可佩。” 刘春霖继续说: “院长回来后,多次告诫我们有机会应当在求取功名之外多学学西学,并且不应只限于政法。 “他提到在日本时,一位叫做山根的少将来拜访过他,两人谈及吴院长的儿子以后的志向是什么时,院长回道,日后将学政治法律。 “山根少将听后哈哈大笑,然后说,‘贵国人喜学宰相之学,满国皆李傅相也’(即李鸿章)! 院长甚为触动,回国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