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2节 (第2/7页)
论的论调是极为极为荒谬的。 即便如此,沙俄还是在宣扬所谓“黄祸论”。 原因吗,当时政治考量!他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论调取得侵占清朝领土的“合理理由”,顺便取得欧洲舆论支持。 心思大大的坏! 不过实际上自从沙俄力主宣传的“黄祸论”出现之后,起初在欧洲影响并不大。 在“黄祸”声中,表现最积极的反而是移民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他们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排华浪潮。而且随着“黄祸论”愈炒愈烈,华人地位也愈来愈低。 紧接着,甲午战争中日本战胜了清朝,影响了沙俄的利益,也彻底暴露了清朝的虚弱事实,于是“黄祸论”的主角变成了日本人。 这几个外交官说话都是一句话里藏着无数话,针锋相对。 俄国公使雷萨尔此时提出“黄祸”,明显是寻求欧洲国家的支持,一起对抗日本。 法国大使吕班此前也当过驻日大使,连忙说:“怎么又谈到这个方向了?” 美国公使康纳也说道:“说好的是文化沙龙,对了,”他看到夫人手中那幅李谕和吕碧城的肖像画,接着说:“你们看这幅画,是一幅不可多得融合中西方的优秀作品。以西方的油画手法展现东方之美的东西,才应该是今天的主题嘛!” 康纳走过来,拿起油画,然后问旁边的吕碧城:“美丽的东方夫人,这幅画是谁画的?艺术层次如此高!” 吕碧城回道:“来自圣彼得堡的列宾先生。” “原来是列宾,还是来自俄国,太好了!”康纳立刻借此说道,“这才是文化的交融嘛。” 列宾此时已经在欧洲享有盛名,是一等一的画家,大家看到画作中还有李谕这种科学界的新星名人,又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