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3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2节 (第3/7页)

自清国,都感觉颇为新颖。

    几位公使夫人纷纷传阅称赞。

    英国大使的夫人武田兼是日本人,她看到画作后说:“我十分崇拜列宾先生,记得还曾去圣彼得堡专门瞻仰过那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毫无疑问是列宾的代表作,但此时在外交场上说出来真的有点不合时宜。

    因为内容表现的是俄国纤夫苦难的生活。

    法国大使吕班听了武田夫人的话,脑袋又是嗡的一声。

    果然不出所料,俄国公使雷萨尔说:“提起油画,我这儿还有一幅尊敬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命人绘制,并且以国礼赠送过我们崇高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油画。”

    雷萨尔拍了拍手,助手迅速拿出来了这幅名字就叫做“黄祸”的油画。

    额,没错,就叫这个名字。内容不用介绍也知道是宣扬什么。

    这幅画在此时,还真是欧洲家喻户晓的一幅“艺术宣传品”。

    作画时间大体在甲午战争之后的三国干涉还辽期间。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在日本国内被视作耻辱,内田康哉自然知道此画,他说道:“如果这也能算作文化艺术,那真是让人汗颜的艺术品位。”

    日本方面早就担心俄国拿“黄祸”观点在欧洲鼓吹,因为这样对自己不利。

    事实上俄国真想这么干,他们还画了不少漫画,希望把日俄战争包装成“白种人与黄种人的人种战争”,以此获得欧洲支持,阻止英国对日本的支援。

    所以日本花重金在欧洲买下很多期报纸的头版版面,撰写大量新闻稿,来为自己辩护:战争只是为了遏制沙俄南下扩张,是为了维护远东和平与发展。

    这种话在后世听来就像放屁,和俄国的观点同样臭不可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