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三章 没有秦德威的时候(中) (第6/7页)
发了朝廷上下的热议。众人所议论的不只是事情本身,还有严阁老在其中表现出来的态度。 随即就有数名御史跟进,上奏疏支持赵文华,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舆论压力。 不过让朝臣们感到奇怪的是,“秦党”这边静悄悄,没有任何能值得舆论关注的动静。 这又使得众人猜测纷纷,难道秦德威离开后,秦党立刻就一盘散沙了? 如果说竟然连最基本的舆论反击都组织不起来,那未免也太拉垮了。 还有大聪明分析说,凡事有弊就有利,秦中堂太过于强势,正常时秦党的凝聚力和执行力虽然因为秦中堂很强; 但没了秦中堂直接发号施令之后,习惯了盲从的秦党人员立刻就束手无策了,组织涣散程度超乎想象。 过了两日,又到太子上朝的时候,这次没有太后老娘娘捣乱,百官很顺利的礼节性朝见了太子。 散朝时,阁老严嵩对吏部天官许瓒说:“吏部许久没有召集廷议了,今日你们部院正好将几件事情集中起来一起议论!然后将议论结果,反馈到内阁来!” 虽然严阁老说的是几件事情,但众人都知道,严阁老真正关心的,只有内阁阁臣是否重返文渊阁一件事。 于是许瓒招呼着相关部院大臣以及科道官,来到午门外东朝房开会。 作为外朝之首,廷议一般都是由吏部天官主持的,许瓒也不想废话,直接对众人询问道: “有大臣奏请阁臣移回文渊阁,军机处移出文渊阁,内阁将此事付与公论,诸君是否赞同?” “我反对!”有人叫道,众人顺着声音看去,不出意外的是王廷相。 主持廷议的天官许瓒忍不住问了句说:“大司马有什么理由?” 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