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五十三章 没有秦德威的时候(中) (第7/7页)
不关己的他也很好奇,王廷相能编出什么样的理由来。 王廷相只说了一句:“如今内廷格局,乃是秦板桥向皇上奏请设定的,诸君最好不要擅动。” 众人:“......” 就这?这也算是理由? 左都御史屠侨忍无可忍,开口道:“秦德威已经不在朝中了!”王廷相强行驳斥说:“秦板桥在不在朝,与内廷格局变动有什么直接关系?” 屠侨回应说:“正因为秦德威不在朝中了,故而才此一时彼一时也! 昔日内外共定下五名辅政大臣,虽然大多数人距离储君甚远,其中翟首辅、严阁老、张大宗伯常在西苑无逸殿,张詹事则在宫外詹事府。 但所幸还有秦德威驻守文渊阁,距离文华殿和东宫咫尺之遥,得以朝夕辅导储君,让储君不至于对大臣疏远。 如今秦德威离开文渊阁,出任钦差远赴东南,而朝廷其余四名辅政大臣中,无一与储君接近实在是当今最大不合理之处。 所以我们才要改变内廷现状格局!内阁重回文渊阁就是这个目的!” 众人听到这里,先是惊讶,屠侨居然给了秦德威一点近乎正面的评论!把秦德威当成了一个正面例子说了两句! 然后才明白,转折还是在后面。 但也不能不承认,屠侨说这些话逻辑无懈可击,水平很高,丝毫没有贬低对手,但又论证出了自己的目的。 总而言之,比王廷相那几句强词夺理至少高出了一个严世蕃的差距! 于是众人又稍稍疑惑,怎么秦德威一不在时,往常看起来挺弱鸡的屠侨,怎么都变得像模像样,言辞犀利精密了? 难道秦德威对别人的压制力,恐怖如斯?随轻风去的大明小学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