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5章,功臣问题 (第4/7页)
可以安排在钢铁厂,纺织厂等其他工厂里面做工,总之这些士兵退役士兵待遇极其好,所以大家作战才奋勇争先。 但这些年退役的士兵越来越多了,每年都有几万乃至十几万的士兵,如此多的士兵就不是我们大乾工厂可以容纳的,为了平息这些士兵不满,我们只能建国营农场,因为农场是最不容易亏本的,只要有土地,种出粮食就可以有收益,工厂却不一样,弄出的产品卖不出去会亏本,我们当初弄了很多用来安置士兵的工厂,后来都因为亏本,只能破产了。 最后大家都发现,只有建国营农场安置士兵,才是最划算的,一个农场可以容纳几百人,整个大乾的农场容纳了近50万退役的士兵。 这既解决了这些士兵退役的问题,又给我们大钱保留了一只强大的预备役,要我大乾遇到危机情况,这50万退役的士兵,可以马上武装起来,招之能战。 徐伟真的有半晌无语,感情源头还在自己身上。 此时正是乱世之际,各路的诸侯都巴不得他们身边的老兵越来越多,所以就根本没有退役的制度,大汉的诸侯很多都是征战了十几年的老兵,他们除了死基本上很难脱离军队。 在大乾却不是一样,徐伟当年就是当过几年的士兵,勉强了解一点天朝的士兵制度。 所以他在制定大乾兵役制度的时候,基本上学习了天朝的制度,三年的义务兵加两年的预备役,士兵最多在军营中呆5年,不能升官就走。 平时维持一支数量稀少的常备军,战时在马上扩充大军。只要装备跟得上,预备役也能维持稳定的训练,大乾军队的战斗力完全得可以得到保障。 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