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5章,功臣问题 (第5/7页)
徐伟之所以这样做,一是现代的制度就是这样,徐伟知道自己是个普通人,还是照本宣科的按照现代制度来执行的好,想要做什么改变他没那水平,二是他记得看过一本种田流的,说是要让士兵活着下战场。 这本书的主角认为,一个士兵在军营十几年,勇敢者必定会战死,只有兵流子才能活在军营十几年,但是这样的士兵显然会影响大军的士气,腐蚀新来的士兵,让军队的战斗力越来越削弱。 军队不长久的更新换代,也会造成军队各方面的阶级固化,封建制度复辟,严重的影响战斗力。 所以徐伟一直保持着大军轮换的制度,退役一部分士兵新招募一兵部分士兵,保持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而从这些年实践来看,天下的各路诸侯就是大乾士兵战斗力最强,士气也是最高涨的。 而显然这一套制度是要有极强的后勤保障的,尤其是退役士兵的后勤保障。 要是退役后的生活还不如在军营当中的生活,很多士兵只怕是不愿意退役的。 就是这套制度很难维持下去,因为徐伟当年从兵营出来之后,根本就没有什么安置的岗位。 但是他很快又发现一个问题道:“在农场成为农业工人和回到村里有成为农夫,有什么不同,这些士兵总不会你说他是个农业工人就真的就认为自己没有在种田?” 牛贵道:“这些士兵都是有月俸的,而且农场的基础设施也建设的和县城差不多,加上这些农场都得是在郡县附近,工人平时也可以到城市当中生活,所以才没有爆发出什么动乱。” 感情因为这个原因,大乾的农场才不得不在郡县附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