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9章,艰难的蒸汽时代 (第5/7页)
投资2亿钱给徐伟,想要看到实用性的蒸汽机出来。 甚至还有不少有野心的商人,购买了模型火车之后,而后花巨额资金,自己组建出一个实验室,想要在徐伟之前,弄出实用性的蒸汽机出来,这样光收专利也可以发大财。于是在这股风潮当中,多了几十个制造蒸汽机的实验室。这场科研竞赛终于不止徐伟一个人再做了。 而徐伟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一脸欣慰,毕竟要发展科技肯定不能靠他一个人,多了如此多的同道中人,说不定他在有生之年可以进入电器话时代,电视不敢想,但要是可以再看一次电影也不错。 而有了压力之后,徐伟也开始反思自己了,觉得不能太好高骛远了,毕竟蒸汽机从出现到真正成为瓦特手中可以实用的型号,好像用了上百年时间。而他却想要一步到位。弄出可以做火车的蒸汽机,难度太高了,难怪会失败了。 于是徐伟想办法降低制造蒸汽机的难度,弄出第2代实用性的蒸汽机了。既然钢铁太过坚硬,那就想办法弄点相对软的东西,容易磨光滑的东西来做气缸不就得了,想来想去,徐伟又想到了青铜,毕竟和坚固的钢铁相比,青铜的质地更加软,而且大乾的工匠也有几千年打磨青铜的经验! 有了上次失败的经验,这次用青铜作为气缸果然快了很多,6个顶级工匠打磨半个月之后就出成品了。 后面的实验也发现青铜制造的气缸因为严丝合缝,马力瞬间提升到了5马力,虽然不算太大,但已经有点实用性了,而且成本也减低到百万左右了! 当然徐伟的二代蒸汽机还是没有多少商人原因使用,原因还是价格太高了,更重要是后面这台蒸汽机在交给蓟县纺织厂使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