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不是蚁贼_第589章,艰难的蒸汽时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9章,艰难的蒸汽时代 (第6/7页)

的时候,却发现了因为青铜的质地太软的缘故,使用一段时间就会漏气不说,而且其他零部件还会经常出现问题,多的时候一天三坏,即便长的时候,坚持三天也要更换新的零部件。

    这样的损坏频率,简直就像是请了一个祖宗,要专门安排一个工匠来照顾这台蒸汽机,不说这高昂的价格了,这样损坏的频率也没有几个人愿意用了。于是徐伟的第二代蒸汽机也宣告失败了!

    而且徐伟也发现,再这样用顶级的工匠来制造蒸汽机的零部件,来研磨气缸,这蒸汽机的成本再怎么降低,也要几十万钱,而这些钱在大乾却可以购买到上百匹伏马,这些伏马可以提供100匹马力。

    而徐伟新生的蒸汽机是万万不可能有这样的马力的,也就是说性价比上面,徐伟的蒸汽机全面落败,他要想办法把蒸汽机降低到几万,乃至几千钱,这样才有商人原因用蒸汽机,要继续像这样百万钱一台蒸汽机,即便蒸汽机是这个时代的黑科技,但也不过是一件昂贵的摆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徐伟手工打磨是错误的路线,想要降低成本,必须用大量的机床和机器来代替手工。

    在大乾顶级的研磨工匠,一年的收入就是百万,你用一个顶级的的工匠磨一年气缸,即便成品出来,价格也超过了百万了,根本没有人用的起。

    只能用机器来研磨气缸,这样才可以把成本降低下来,在大乾已经比较有原始的工业机床了,甚至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当年徐伟在冀州的时候,就弄出研磨箭杆的机床了,大部分都是用木头做的,是在最关键的地方用上钢铁的工具。所以当年徐伟才可以退给黄巾军提供百万支长箭和十几位长矛。

    而现在大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