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211节 (第6/7页)
一场大战,战场还不在大明国土,而是要过江前往朝鲜,除了边军外,福建、浙江二地的水师也参与了此战。 战事开启后,内阁便特辟了辽东与京城的联络线,只要涉及此战,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及时报备,阁臣们也延长了在阁时间,以便及时处理战事相关。 此事是柳贺一力主导,如今申时行任首辅已有十年,柳贺在内阁声势本就非同寻常,此战再一胜,柳贺再接首辅之任是顺理成章。 事实上,柳贺觉得他与申时行配合不错,任不任首辅不重要,只要目的达到就足够。 何况大明朝的首辅十分难当,申时行已算是圆滑谨慎之人了,却依然常被言官们弹劾。 首辅是被官员们用放大镜盯着的任务,一点错处都不能有。 第270章 番外六 番外六 朝鲜半岛。 倭国袭来后,朝鲜国王李昖北逃义州,釜山已经失陷,大明军兵到此之后十分无语——李昖竟选在这个时候立光海君为王世子,自己则跑路到了平壤。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种事是绝不存在的,跑路是最快的。 且朝鲜军兵在倭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倭兵一来,朝鲜兵立刻被打得四分五裂。 李如松手中有一份朝鲜地图,来自内阁,地图上对于朝鲜国、归津江、鸭绿江的方位等描绘得极为细致,且大军至朝鲜时,便有在朝鲜国内的大明百姓主动到军中,将情形对李如松说明。 李如松心道,这位柳阁老缘何对朝鲜形势预判如此准确,在来朝鲜之前,李如松也觉得,倭国不会胆大妄为到进犯大明,然而见了倭军在朝鲜势如破竹的情形,李如松才知,倭军在朝鲜气势正盛,进犯大明的可能……极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