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_寒门之士[科举] 第2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寒门之士[科举] 第211节 (第7/7页)



    内阁有柳贺坐镇,故而给大军下令下得极快。

    李如松心底十分震惊,因大军还未至朝鲜,柳贺便将他在朝鲜的布置对李如松道出,他仿佛早已预料会有这一战,不仅如此,李如松也得到了许多与倭国有关的情报。

    大明以文御武,即便是同一品阶,文官也要比武官地位高出许多,能官至尚书、巡抚者,无一不是进士出身的官员,他们这些武将也常受文官掣肘。

    文官纵然看不起武官,可武官心中也未必瞧得起文官。

    柳贺任次辅后,给了李如松领兵上的许多权限,在李如松看来,他是一位十分宽和的阁老。

    李如松曾听辽东的文官们说过,这位柳阁老无所不能,样样精通,初听时,李如松觉得,或许是柳贺三元及第,令他在文臣心中地位非凡。

    可真正和柳贺打交道之后,李如松才意识到,这位阁老果非常人。

    就以他对朝鲜的熟悉程度,他就不像一个处于朝廷中枢的官员。

    此战随同大军而行的,还有礼部派来的懂朝鲜语、倭国语的官吏,这给大军行事增添了许多便利。

    此战粮草充足,又有熟悉水情的水师在前冲锋,李如松也想打一场漂亮的胜仗,要满朝诸公瞧一瞧他们辽东军的战果。

    ……

    李如松入朝之后,便在一月之内以四万大军收复了平壤。

    朝鲜国王喜不自胜,向天子夸赞上朝之军勇武非凡。

    之后便爆发了有名的碧蹄馆之役。

    因碧蹄馆地形复杂,皆是崎岖狭窄的河流溪谷地形,并不适合明朝骑兵,倭军借此机会将明军包围,然而明军军备充足,火器配备也十分惊人,立刻在碧蹄馆取得了一场大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