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154节 (第2/7页)
天子圣寿一过,隶属于礼部的事务就少了许多,朝鲜使臣归了国,但柳贺名扬外邦之事依然在京中流传开来。 天子追赠孙夫子官职一事更是引得天下读书人称赞,馆师蒙师等皆称,弟子当如柳三元也。 “师娘此刻想必很欣慰。”纪娘子道,“你爹若是知晓,想必也会安心。” 柳信去得早,他病得厉害时还惦记着纪娘子和柳贺,怕他们被人欺负,又怪自己太纵容柳义,留了一个烂摊子给纪娘子母子俩。 不过过去种种都已化为烟尘,纪娘子也非沉浸过去不肯抽身之人,只是偶尔感慨两句罢了。 …… 镇江府。 长江缓缓流着,和柳贺年少时并无什么变化,西津渡口漕船商船仍旧热闹,自吴桂芳治淮后,大运河更为通畅,南北的商人皆乘船到各地进行商贸往来。 府衙前那条大街上,一匹快马突至,镇江知府随后从衙中走出:“随本官去清风桥宣旨。” 提起清风桥,镇江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清风桥出了两位解元和两位宗伯,如今正是镇江府文运最昌盛之处。 两位解元和两位宗伯说的正是靳贵和柳贺,论科第,二人都是一甲,连中三元的柳贺显然更胜一筹,而在官场上,靳贵和柳贺都任过礼部侍郎,靳贵最后以武英殿大学士身份致仕,而柳贺,自隆庆五年中进士以来,短短八年便晋为礼部右侍郎,焉能说他没有入阁的一日? 见知府大人要去清风桥宣旨,镇江百姓议论纷纷:“这是柳三元又得了功劳吗?” 镇江府在朝官员中,以柳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