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_寒门之士[科举] 第1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154节 (第3/7页)

官位最大,也因此,清风桥柳宅虽不壮观,镇江府官及丹徒县官上任时,却总要去柳家拜会。

    “我记得,柳家老夫人似是进了京了,知府大人又去做甚?”

    柳贺中进士为官后,镇江百姓皆知,他娘一个寡妇辛辛苦苦供他读书,母子俩先在府里赁了座宅子,之后才买下这清风桥的柳宅。

    柳贺的例子就在眼前,镇江百姓无论富贵贫穷,都激励自家儿孙要读书上进,日后便是不能如柳贺般当大官,能撑起家业也是不错。

    清风桥与柳贺中举之后的模样也是不同了,柳宅门匾写着“解元第”字样,清风桥前,一座“状元坊”高高伫立着,其上书着“隆庆元年丁卯科应天乡试解元”、“隆庆五年辛未科会试会元”和“隆庆五年辛未科殿试一甲状元”三行字。

    镇江府及丹徒县为表彰文教,将清风桥附近翻修一新,路面重铺了,商人在此处开书肆、茶楼,每半月间,读书人在此售卖字画,因而渐渐地,清风桥反倒比府学、县学所在地更为热闹。

    可惜自柳贺中了状元后,镇江府便少有士子如他一般科名位居前列了。

    过了一会,镇江百姓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因那篇《祭师文》,柳贺蒙师之名竟为朝鲜臣民所知,孙夫子生前是秀才,死后竟被天子封了官!

    “天子对柳三元当真恩重。”

    “柳三元还在镇江时常买我家的烧饼,这位客官要不要尝一尝?”

    “能有柳三元这般出众的学生,孙夫子这一生是值了。”

    柳贺读书时勤恳上进,为镇江一府百姓争了光,当官以后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