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有工厂_第207章 王琛的商品经济理论(3/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7章 王琛的商品经济理论(3/3) (第4/6页)

这是社会发展必然的道路。

    哥们儿生活的时代为什么那么发达,不就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达吗?

    还有更高级的市场经济理论没和你们说呢,嗯,怕吓坏你们。

    准确说,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实未必需要百年去完成。”王琛否认道。

    赵匡胤不耻下问道:“此言何解?”

    赵光义也非常好奇地看过来。

    王琛想了想,道:“我举个例子,臣在通州弄了个水泥厂,水泥就是……”

    “我知道水泥是什么。”赵匡胤打断道:“你直接说下去。”

    王琛呃了一声,好吧,他终于明白了一件事,自己在北宋的动向,恐怕都落在赵匡胤眼中了,有人时时刻刻盯着自己。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他干的每一件事,在古代都太过醒目了,被执政者盯上很正常。

    王琛大概也清楚赵匡胤为什么第一时间要见自己了,他想了想,决定全盘托出,道:“既然陛下知道水泥是什么那就好办多了。”停顿了下,继续说下去,“我区区一个水泥厂,便需要一千人手,如果朝廷大力推广水泥,将我大宋朝由南到北所有建筑都利用水泥制造成的混凝土,打造成铜墙铁壁,那么每年需要多少水泥?”

    赵匡胤和赵光义对视一眼,这个问题他们还真没想过。

    王琛自顾自说下去,“保守估计,不低于九千亿斤每年,我再算少一点,算五千亿斤吧,而臣的水泥厂每年生产六千万斤就需要一千个人手,五千亿斤的话,光水泥行业,作业的人手就要达到八百万以上,也就是说,只要朝廷支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