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有工厂_第207章 王琛的商品经济理论(3/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7章 王琛的商品经济理论(3/3) (第5/6页)

臣下能替陛下解决八百万农民的生存!”

    当然,现代社会水泥作业人手不可能达到这个数目,主要科技发达了,一个年产四十万吨的水泥产,只需要一百来号人就行了,而在北宋不行,年产四十万吨的水泥产差不多需要一千个工人。

    赵匡胤听完后骇然道:“八……八百万?”

    赵光义也吓了一大跳,紧巴巴道:“我大宋朝如今才一千万户,按照每户六个人,人口也不超过六千万,你一个水泥行业,能解决近两成人口的生存?”

    “是的。”王琛很自信道:“若是算上原料,诸如采石、细砂等等,不说翻个倍,让一千二百万人每个月领三贯钱例钱还是不成问题的,三贯钱,够一家生活了吗?”

    赵匡胤真的被吓住了,他仔细盘算起来,如今老百姓一家每天消费约五六十文钱,一个人挣三贯钱,每个月还能有些盈余,肯定够养活一家人了啊。

    其实到这里,王琛已经圆满地回答完赵匡胤如何解决宗族械斗的问题,老百姓有别的途径赚钱养家糊口了,每天工作累得要死,哪还有空去拎着器械去和人争斗啊?

    另外一点王琛没说出口,一旦工业变得发达,会促使土地兼并的更加厉害,到时农业也会发展成商品经济,地主手底下养着一批替他种田的工人,而田地又不是工作者的,那么就算这个地主和另外个地主起冲突,工作者会拼上性命去械斗吗?

    肯定不会啊!

    毕竟关系不到自己的生存,没必要撸起袖子拼了老命啊!

    王琛继续侃侃而谈道:“这还只是水泥一个行业,臣还在建设一个叫做啤酒厂的作坊,啤酒陛下应该也知道是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