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3章 【垄断交通】 (第5/9页)
近阅读器,也能进行智能卡交易。 “老板,我给您演示一下!”四通公司总裁姚继先信心十足的拿出一张智能卡,然后放在阅读器上面,接着便听到‘哔’一声,在液晶显示器上,立马显示还有98元。 一番演示后,林祖辉满意的点点头,说道:“效率很高,晚点随我一起去联俊达公司!” 联俊达公司就是地铁及九铁于1994年邀请了城巴、九巴和油麻地小轮成立的联合公司;负责港岛巴士线的中巴,却拒绝加入。 香港地铁在1979年通车后一直使用一张循环再用的磁性塑胶卡片作为车票,这类车票可分为单程车票及储值车票。九广铁路也于1984年开始使用这种卡片作为车票,并名为通用储值票。到1989年,香港通用储值票已经伸展到九巴、城巴接驳地铁及九铁的服务,另外还应用到一些非交通类的服务上,例如在快餐店或自助证件相机付款等等。地铁最终决定采纳更多先进的科技,他们于1993年宣布将会采用一种不用接触cao作器就能付款的智慧卡。 故此,联俊达公司应运而生。 当然了,如此大的改革,期间也是会经历摸索、试验阶段。目前,澳洲ERG公司(前世八达通系统的发明者)并没将触角伸到香江。 “好的,老板放心,我对我们的技术很有信心,一定会夺得香江这个项目。” 林祖辉满意的说道:“我对你们也有信心!对了,团队接下来要继续加强或改进运输自动售检票系统、智能卡系统以及解决方案。技术需要日新月异,永不停下脚步。比如以后智能卡还能延伸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