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1章 【来自港府的反击】 (第3/6页)
稳过渡不利…… 对5月26日卖地场上发展商‘联手投地’的做法,不少人有异议。这并非不容许发展商组财团购入土地,而是不能出现变相垄断的局面。倘若真如此,就不是一个公平的市场了。 《资z家》杂志称:“70年代以前,香港官地拍卖场中经常出现地产商合作竟投土地……随着官地拍卖制度及付款条件制度化,加上地产发展商自律,过去那种联手压价、私下分利的方法已不复见。今次重施故伎,引起公众人士勐烈抨击。” 市场人士分析,自半年多来,港府不断收紧对买卖楼宇的限制,楼市较年初下跌15%,平抑楼价见效,置业者持欢迎态度,地产商却耿耿于怀,故联手压低地价,向港府示威,不要步步紧逼。 又有人认为,地产商联手垄断地价,必减少政府的库房收入,政府的钱,还得用在香港,伦敦又拿不走一分,地产商以牺牲政府库房收入为代价,实不可取。 还有人认为,地产商“执了平货”,并不会“平买平卖”,置业者休想买到平楼,地产商压低地价,只是为获更惊人利润。 批评谴责之词,从四面八方涌向地产商。 这批地产商,甫与港府“交火”而“大获全胜”,却未闻一声喝彩声。 他们立即在香港处于“孤立”的境地,这是他们始料不及的。 香港地产建设商会发言人兼新世界发展总经理梁志坚说:“日前地产发展商联手买地,不是早有预谋去压低地价。当日在拍卖官开价后8分钟,都无人承价,令发展商担心倘政府收回该幅地,会影响日后地价,故他们决定联手投标。” “过了8分钟都无人应价,发展商都吃惊。现在楼市澹静,楼价在两个月以来跌一成多,加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