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36节 (第7/9页)

官,不愿意带学员了,这两年他可谓相当惨了,农民出身的他还得和教导师将士们一起学文化知识。

    朱由榔见他学了两年,也算有所成了,便给他挪了窝,先转到枢密院当个承旨,等部队扩军后,再下放一线任职。

    而新建的兵苑祭酒,思来想去,选择了素来以严谨治军闻名,文武双全,在湖广战场立下大功,这次被封了建昌侯的李明忠。

    兵苑学制为两年,效仿之前羽林旅,第一年上半年全体集训,练习纪律、体能和文化政宣课,下半年开始分科,分为步、骑、炮、辎、政五科,政宣科是新设立的,以前只实行在教导师内部的政宣制度,将通过这一渠道逐渐向全军推广。

    从第一年下半年开始,除了文化、体能、纪律、政宣课外,开始添加各自的军事技能、格物、数学、战史等科目,并每月组织演习cao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入苑即入伍,这些学员进入兵苑后,和现役士卒一样,是有军饷的,甚至还要高一些,比当年戚家军还要高些,每月一两七钱,一年二十两以上。

    和他们毕业进入部队后,队副一级的工资差不多。

    故而养这个兵苑,虽然就几千号人,但相当于多养一个师了。

    朱由榔规定,每年兵苑入学和毕业仪式,天子都必须到场参加,如果天子染病或者年幼、年迈,才能让太子,或者大都督同知、枢密使代替。

    这些学员,日后便是明军的中流砥柱,再如何重视也不为过。

    朱由榔亲自着戎装,在御前司仪仗队伍的护送下进入还没完全建成的兵苑。

    兵苑主体是在原孝陵卫的一处兵营校场上改建,营房都还没搭建完,只是勉强够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