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36节 (第8/9页)


    不过校场倒是宽敞,站个几千人不成问题。

    新进的两千学员,尚还有些稚嫩,只接受了七天的临时纪律训练,勉强能排出阵型,但依旧缺乏久战老兵的肃杀之气。

    原本朱由榔还担心两千人招不满,但最后的结果却出乎意料。先后参加选拔考试的人员达到三千五百多人,还不得不以成绩淘汰一批。

    究其本质,科举虽然门槛不高,但有那天赋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且淘汰相当残酷,对于许多连秀才都考不上的童生,还有没条件继续读书的平民子弟,只要识字,考兵苑也是一个不错选择。

    而且对于平民子弟而言,兵苑还有一个优势,就是饷银,毕竟一般家庭很难负担一个青壮劳动力脱产读书,但只要进了兵苑,便有不菲的军饷,可以补贴家里。

    两千人全部都是十六到二十八岁之间的青壮,往校场上一列,还是很有视觉冲击力的。

    由于还没有开始训练学习,所以并未发甲胄兵器,统一穿鸳鸯战袄和范阳帽,一眼望去,火红一片。

    朱由榔只讲了几句,毕竟这年头没有麦克风,还需要人传话,讲太多太麻烦。

    但最后却是补充道

    “朕在此许诺,只要尔等毕业考核之时,表现优异的前三十名,朕会亲自赠剑,带花走马太平街,并赐宴于乾清宫,如进士琼林宴例!”

    此话一出,众人无不心潮澎湃,天子亲自赐剑,并且能像科举殿试之后的琼林宴一样,带花走马过街,入皇宫宴饮。

    顷刻间,让这些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从科举入仕,才选择这条道路的青年学员们燃起希望。

    “吾皇万胜!大明万胜!”

    第21章 纺织业

    第一届两千学员,还有从原教导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