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1 (第2/4页)
情,陈教授也是十分的理解。 她自己也是出国留学回来的人,感触就是,东西方差异很大。 青玉留在国内踏踏实实的从实践中寻求真知,也许能够发掘更适合华国的经济道路。 想起起这个,她倒是将一份报纸从自己的茶几下面找出来,给苏青玉看。 苏青玉接过来看了眼。 最吸引苏青玉的,就是上面标题里,小岗村几个字。作为一名关心改革开放这件事的人,对这地方可是很熟悉的。 作者有话要说: 八点见。 我永远调整不过来的作息时间…… 第212章 小岗村这个地方应该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特别是苏青玉他们这些励志当村官的。对于这个贫穷的村子有过研究。 这报纸上说的就是小岗村最出名的一件事儿, 全村按血手印, 分田到户的事情。 苏青玉也知道, 第二年他们村子确实也大丰收了, 后面很多农村纷纷效仿,再后来就是全国进行农业改革。 陈教授知道她是管基层的, 就想问问她的想法,道,“你是当基层干部的,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理解?最近很多老同志也讨论这问题,看法都不同。” 苏青玉道,“这样做, 确实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社员的劳动积极性, 比集体种植更能激发社员的潜力。” 陈教授道,“那你准备在苏家屯这么干?” 苏青玉摇摇头,“苏家屯,如果社员们同意, 我还是想走集体制。” “这是为什么?” 苏青玉认真分析道,“农村的情况不同,这种分产到户确实能够有利于提高产量, 激发更多又能力的农民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